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闻>

 进军“轻户外”,红蜻蜓还会“红”吗?

进军“轻户外”,红蜻蜓还会“红”吗?

2024-06-14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叶波

作为温州老牌鞋企的代表,红蜻蜓一度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当年轻人对于“皮鞋”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这家老牌鞋企也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

6月12日,红蜻蜓发布2024轻户外系列,希望借助当前热门的轻户外赛道,谋求第二增长曲线。

年轻人不爱穿皮鞋了吗?红蜻蜓如何创新面向未来?潮新闻记者对话红蜻蜓品牌创始人钱金波。

受访者供图

从西装皮鞋到休闲运动

不可否认的是,皮鞋产业近年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年轻消费者对时尚和舒适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皮鞋似乎有些落寞。是什么让皮鞋淡出了年轻人的圈子?

“和其他鞋类相比,皮鞋的创新空间小很多。”据中国皮革协会的统计数据,2015年-2020年,我国皮鞋制造企业的产量呈现出明显的波动下滑态势,预计到2026年,国内皮鞋行业的产量可能缩减至17亿双。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下滑并非偶然,这些年,行业渠道和场景正在迎来重构。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传统皮鞋产业正在适应新市场环境,品牌不仅需要创新产品设计,还要努力提升穿着体验。

“20年前,西装皮鞋是精致生活方式的象征,但如今,消费者所追求的生活变得更加多样,与大自然亲近的休闲运动,带动了新潮流趋势。皮鞋,逐渐成为特定场合的着装选择。”钱金波表示,尽管皮鞋的基本盘依然稳健,但品牌需要稳住老顾客的同时,开拓新市场。

在钱金波看来,皮鞋并未被年轻人抛弃,而是其使用场景发生了变化。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皮鞋产业并非没有转机,通过深入了解年轻消费者的需求,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新理念,传统皮鞋产业有望找到新的增长点,重新焕发活力。

“红蜻蜓一年几十亿的皮鞋基本盘依然稳固,但随着消费习惯和场景的迭代,面对皮鞋市场的这一变化,品牌会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市场和潮流,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红蜻蜓2024轻户外发布会 俞叶波/摄

拥抱变革带来全新活力

自2015年上市以来,红蜻蜓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2017年更是达到了财务上的顶峰,营收高达32.45亿元,净利润达到3.82亿元。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段业绩下滑的艰难岁月,直至2022年,公司首次遭遇了净利润亏损的困境。在这一时期,不仅红蜻蜓,许多其他知名的传统鞋服企业如美特斯邦威、奥康、森马、达芙妮等,也感受到了面向市场的迷茫和挑战。

红蜻蜓的掌舵人钱金波回忆,面对这一趋势,企业唯有拥抱变化,积极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彼时,红蜻蜓启动了全面而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将新零售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0年3月8日,钱金波亲自上阵淘宝直播,两小时销售额突破50万元,观看人次达到43.53万,点赞量超过300万。此后,红蜻蜓将直播作为常态化的营销策略,鼓励更多员工参与,形成“千店直播、全员网红”的局面,有效推动了线上销售的增长。

积极拥抱线上市场,的确为红蜻蜓带来了新活力,但品牌最终还需回归到产品本身。

2023年初,红蜻蜓在产品线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拓展,推出一系列符合新时代潮流的时尚鞋履,如小白鞋、板鞋、老爹鞋以及轻运动轻户外产品,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据红蜻蜓4月公布的2023年财报数据,公司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在这一过程中,“品牌年轻化转型”和“拓展品类”已成公司未来发展策略的核心。

红蜻蜓2024轻户外发布会 俞叶波/摄

“鞋匠”进军轻户外

在红蜻蜓2024轻户外系列发布上,红蜻蜓轻户外系列的六款新品亮相,红蜻蜓总裁钱帆以三个关键词给出了属于红蜻蜓的轻户外答案:年轻、轻量、轻松。

这一位以“鞋匠”身份起家的老将,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裁缝”的领域,探索轻户外的新天地。

“尽管红蜻蜓从鞋履制造起家,现在扩展到衣服、裤子以及多功能服饰的生产,但内在的工艺逻辑是相通的。”钱金波认为,供应链的整合与创新是应对挑战的关键,通过近30年积累的资源,红蜻蜓能够灵活地调整生产布局,将不同产品的生产放在最擅长的地区,实现供应链的最优化配置。

“我们没有必要将所有产品都建立自己的生产线,”钱金波对潮新闻记者说,“通过资源整合和创新,我们可利用现有的优势,完成我们的产品组合。”

在供应链领域,钱金波特别提到了红蜻蜓在设计上的数字化研究,尤其是行业垂直大模型的应用。据了解,这一模型使得设计师不论在哪里,都能顺利进入系统进行设计,降低了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

在“户外”这片繁花似锦的消费市场上,涌入众多服饰品牌,红蜻蜓凭什么能从众多优秀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除了累积下来上亿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工艺以及180多项专利技术,红蜻蜓还利用AI技术建立了爆款实验室,将年轻人喜爱的元素、色彩和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中。”钱金波表示。

此外,他还分享了红蜻蜓下一步在上海开设户外快闪店和实体店的思考。他认为,品牌重塑需要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沟通来实现,快闪店不仅是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联系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品牌向二、三线城市拓展影响力的战略布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责任编辑人:潘飞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