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 传承 创新
——偃师制鞋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文、图/洛阳市偃师区制鞋行业协会
洛阳市偃师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部,与省会郑州市的巩义、登封等县(市)接壤,是洛阳向东对接郑州的桥头堡、连接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的最前沿。偃师于2021年4月撤市设区,现辖9镇4街道、202个行政村、38个社区,总人口63.73万人,总面积668.58平方公里。
偃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考古学家认定的“最早的中国”。公元前16世纪,商汤在今偃师城区西南建都,史称“西亳”,后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息偃戎师”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历史上先后有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是国内已知建都朝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在国内绝无仅有。偃师不仅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还是丝绸之路东起点和客家先民的首次南迁地,素有夏商古都、玄奘故里、丝路起点、客家祖地之美誉。
特色产业新高地
制鞋产业在偃师已有60多年发展历史,是偃师传统支柱产业之一。1956年,偃师县皮革制鞋社成立,生产手工皮鞋和布鞋。1962年成立偃师县鞋帽生产合作社,年生产布鞋1.7万双,皮鞋1000双。1990年,偃师县制鞋厂获“省一级先进企业”、“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荣誉。
1993年,偃师第一家合资(台湾)鞋企——洛阳英特鞋业有限公司投产生产冷粘运动鞋。1994年,产业群体迅速膨大,企业总数达到了1000多家,产值突破10亿元。同年,洛阳市偃师胶鞋厂年产值超亿元,生产的“牡丹”牌布面胶鞋荣获省优质产品。
2002—2003年,以聚氨酯制鞋流水线为代表的先进设备的大批引进,使偃师鞋业产品档次有很大提高,利润空间有所扩展,企业原始积累速度加快,吸引了全国一些知名布鞋品牌到偃师贴牌生产,产业开始步入良性成长阶段。
“健康”与“舒适”一直是布鞋的两大卖点。偃师布鞋帮面采用棉布、平绒、毛呢、涤纶布、牛仔布、帆布、仿皮布、透气革、超纤、网面布、飞织布等材料制作,鞋底采用PVC、橡胶、EVA、TPR、塑料、聚氨酯、复合大底等多种材料,既克服了传统布鞋怕水忌湿的缺点,又保留了柔软、舒适、轻巧的特性,并且注重布料、颜色、款式的多种变化,雅致、素朴统一结合,迎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目前,偃师是全国最大的布鞋(纺织面料)生产基地。风行全国的老北京布鞋有近50%是偃师当地制鞋厂家生产,产品销售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年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长期保持全国第一地位,引领国内的布鞋生产。近年来,随着布鞋出口量逐年增长,偃师布鞋已经走向了世界。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偃师布鞋产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布鞋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截至2022年底,偃师有成品鞋生产企业672家,产业配套企业580家。年产值超2千万元的鞋企达到19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22年全行业生产各类鞋4亿双,年产值达102亿元,出口额700万美元,税收4800万元。产值占偃师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17.35%。据统计,全区现有冷粘制鞋生产线21条,聚氨酯制鞋流水线400多条。产业链条上的加工户、加工点约2600个;有洛神路、首阳路两个鞋业市场,各类鞋材、鞋料、成品鞋销售门市230余个;鞋样设计研发单位45家;鞋业货运部180余家。
2、工艺种类齐全,产品质量稳定。偃师生产几乎所有种类的布鞋产品,工艺方面有注塑、冷粘、模压、吹气发泡、橡胶发泡、橡胶硫化、外缝等,款式上有传统、时尚、休闲、运动、工装等各类。按季节分类有单鞋、棉鞋、棉靴、网面鞋、沙滩鞋、凉拖鞋等各类。偃师布鞋产品质量合格率近年来每年都超过95%,聚氨酯底和注塑底布鞋是鞋业主流产品,高档冷粘布鞋生产规模也逐年扩大。
3、内外销市场不断拓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偃师鞋业已组建起自己的销售网络,拥有成熟的销售队伍和稳定的营销客户。
近三年来,电子商务深入鞋业销售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现有鞋类淘宝店2000多个,阿里店铺100多个,直播网店170个,鞋类天猫店40多个。2022年各类鞋线上销售超过1.2亿双,销售额超过20亿元。
偃师制鞋业多年来一直以内销为主,从2017年开始,出口量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外贸供货和直接出口布鞋超过1.8亿双,约占年总产量的45%。2018年以来,偃师共成立具有进出口资质的外贸公司60余家,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东欧、非洲和南美洲,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也有出口。
4、产业集群效应显现。按地理区域划分,偃师制鞋企业主要分布在槐新街道、伊洛街道、商城街道、山化镇、邙岭镇和岳滩镇。目前建成的鞋业产业园区有四个,分别是北环路槐庙鞋业工业区、窑头道北鞋业标准化厂房、山化东屯鞋业工业园、山化泉兴鞋业园区,已容纳鞋业企业150余家。
在建的鞋业产业园位于省道S539以东的山化镇,总规划面积1770亩,园区一期占地220亩,共建设27栋五层标准化厂房楼,2栋职工公寓,总建筑面积达到29万多平方米,建成后能够容纳150家鞋业企业入驻。目前园区19栋楼已交付使用,入驻鞋企40余家,正式进入运行阶段。
转型升级正当时
目前,偃师制鞋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大、品种全的特色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偃师制鞋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打造“中国布鞋产业基地·偃师”区域品牌为核心,以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集聚发展、整改提升、绿色发展为重点,优化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全力推动制鞋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建设先进制鞋产业基地。
1、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一是制定实施《偃师市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2021年1月,经过反复修订,偃师区政府制定完成了《偃师市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目标,空间布局、实现路径和支撑措施等内容,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路线图。目前,该规划正在顺利实施。二是建设“中国布鞋之都—偃师区鞋业产业园”。位于偃师区山化镇的偃师区鞋业产业园一期于2019年8月动工修建,被列为2020年河南省重点项目。三是大力开展“中国布鞋之都·偃师”区域品牌宣传工作。2021年6月,偃师区制鞋行业协会投入46万元广告费,在央视四套中文国际频道连续播放5个月“中国布鞋之都·偃师”宣传广告,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区委、区政府也多次通过国家、省市各级媒体,对偃师鞋业进行大力宣传。四是鞋业新生代力量逐渐显现。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第一批“偃师鞋匠”慢慢退居二线,如今新生代正在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据统计,一半以上鞋企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交班”,这些80、90后第二代“偃师鞋匠”不仅继承了父辈勤恳努力的禀性,还能顺势而为、与时俱进。他们重视管理,推崇创意、迎合市场,搭载着主流的电商平台,推动传统制鞋行业的巨轮驶出“陈旧”“乏味”的浅滩,追寻新鲜、有趣、人性化的新航标。如洛阳光辉鞋厂80后接班人张林辉接手以来,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独到的市场敏锐性,引进双星代加工项目,短短3年时间,营业额上涨近3倍。
2、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一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力度。2020年以来,偃师区科技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共组织10余次知识产权保护培训活动,协助企业进行鞋样设计外观专利、制鞋设备研发技术专利的申请工作。同时,以偃师区制鞋行业协会为申请单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偃师鞋”和“偃师布鞋”地理标志商标。二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制鞋自动化装备在偃师制鞋企业的运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以自动化聚氨酯制鞋流水线设备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化设备走进鞋企。据统计,2021年以来,已有15条自动化聚氨酯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每条平均能够减少5〜6名工人,且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精准度,减少了原材料损耗。其它诸如自动划线机、自动叠盒机等设备运用,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三是创新研发能力逐步提升。为适应市场变化,越来越多的偃师鞋企开始重视产品研发和销售模式转化,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如洛阳太阳城实业有限公司仅研发团队就有7人,平均年薪30余万元;洛阳光辉鞋厂2021年投资研发资金100余万元。目前全区已有300余家鞋企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占比50%。
3、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偃师自2017年5月开始,对辖区内的制鞋企业进行环保治理,是国内最早开展PVC注塑、PU浇注制鞋工艺VOCs环保治理的地区之一。目前,区内制鞋企业全部加装了环保治理设备和用电量监控装置,对环保不达标的“小散污”鞋企,坚决进行取缔,实现动态清零。现今,全区已建成3个鞋业危废收集转运站并投入运营。对制鞋产业产生的鞋业边角废料等一般固废,全区建设了四个集中转运中心,收集后统一运至发电企业,破碎加工后,作为发电燃料使用。鞋业园区的环保建设引进外地环保专业公司和团队,每栋厂房楼集中设置废气净化装置和活性炭脱附设备。学习温州等地经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环保管家”托管服务,统筹解决企业环保问题。
4、服务平台助企纾困。一是组织开展相关领域知识培训,提供优质服务。为进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外贸出口业务,服务协会会员企业,2020年6月,偃师区制鞋行业协会“中国布鞋之都国际贸易部”正式成立。通过组织相关培训,整合外贸资源,为会员企业提供出口订单信息,为外贸公司和外商提供优质供货企业。二是投入资金搭建平台,保障高效服务。偃师区政府正在积极筹建“省级鞋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投资1000万元,检测使用面积近1200平方米,覆盖范围包括:布鞋、童鞋、休闲鞋、运动鞋各种鞋类及相关鞋料等。
该中心建成后,总体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具备质量检验、标准制定、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成为支撑偃师乃至全河南省鞋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5、新元素赋能新发展。2023年4月初,随着汉服热的兴起,偃师区紧紧把握洛阳汉服产业新风口,区工信局、山化镇政府带领企业外出考察,分析市场,对接北京服装学院、汉服布鞋头部企业,组建研发团队,寻找合作鞋企,组织汉服鞋的研发和生产。
目前,偃师已有7家鞋企生产民族风布鞋,全年产能达到300万双。同时,借助短视频等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偃师汉服布鞋“出圈”,打造“偃之有礼·汉服布鞋”全新品牌。裕雯鞋样工作室设计的汉服鞋,在传统偃师布鞋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既保留了原有特色,又舒适耐穿,配以牡丹、祥云等刺绣纹样更显精致华美。首批样品在偃师区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布鞋文化节上,一经亮相就受到众多客商青睐。
锚定目标不放松
偃师以打造“中国布鞋之都·偃师”区域品牌为核心,不断升级产品工艺,强化和延伸产业链条,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工作取得较大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多样化,牢牢占据国内布鞋市场和布鞋生产技术的领先位置,着力建成现代制鞋产业基地。
预计到2025年,制鞋产业实现总产值150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超五千万元企业40家;培育引进国内知名鞋类设计创意机构和科技研发机构1〜2家;培育、引进和共建国内知名鞋服品牌5个;外贸出口和外贸供货达到总销售量的50%以上;规模以上鞋业企业年研发经费平均支出不低于100万元,新产品产值率达30%以上,新增洛阳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20家以上。
为此,偃师区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制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进退城入园工作。在推进制鞋企业入园工作的同时,有计划地引进配套产业链企业。加强对产业链企业的招商力度,引进有实力有品牌企业进入园区。二是支持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培育2〜3家制鞋企业申报省级、洛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面向全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形成行业创新示范。支持制鞋企业开展智能装备研发,对关键设备研发项目予以专项支持。加强与陕西科技大学、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引入专业人才和团队,推动关键共性技术、产业装备、先进材料等研发、应用,促进产业资源共建共享。加快位于偃师区鞋业产业园的“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工作,力争在2024年建成投入运行。三是建设供应链发展平台。支持企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技术,打造供应链发展平台,集成订单、设计、采购、管理、物流、分销、金融、报关、商检、结汇、出口退税等专业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平台建设。推动专业市场与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打造专业的物流分拨中心和集散基地,进一步辐射周边区域制鞋产业。四是建立链长制统筹推进。建立区分管领导为产业链链长、区工信局牵头、区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动制鞋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按月调度产业推进进展,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