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73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出口5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去年12月为20.9%;进口428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去年12月为19.5%;贸易顺差1159.5亿美元,同比增加19.5%,去年12月为944.6亿美元。
简评如下:
一、整体上看,以上数据显示年初进出口延续高位运行。其中,前两个月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增速方面,前两个月出口同比和进口同比都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且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前两个月贸易顺差规模同样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考虑到3月出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我们估计一季度净出口对GDP的拉动力将继续保持在1个百分点左右。
二、出口方面,12月我国同比增速为16.3%(以人民币计价为13.6%,两者的差异来源于同期人民币升值),因上年同期出口基数抬高,增速较为去年12月回落4.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增态势。可以看到,年初我国对美国、欧盟、东盟、韩国及俄罗斯等主要出口目的地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初境外持续出现疫情海啸,国内产能修复充分,海外对“中国制造”需求不减,是年初我国出口高增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另外,年初境外高通胀整体上在加剧,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也推高了出口额增速。
分析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的量价数据可以看出,年初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价格比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上涨。这导致1-2月出口额增速远超出口量增速。其中,前两个月集成电路(芯片)出口量同比仅增长0.5%,但出口额增幅达到27.7%;类似现象在鞋靴、钢材和手机等主要出口商品中也很突出。
这意味着1-2月我国出口额高增,主要源于出口商品价格整体大幅上涨,这与近期海外市场PPI、CPI处于高位,全球物价高涨相印证。
在出口额高增的同时,1-2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数量同比增速变化不大。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在持续。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我国出口货运量同比为-2.7%,去年下半年中有5个月处于同比负增状态,我们估计今年1-2月出口货运量出现同比正增长的可能性较小。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近期我国出口额保持高增,但制造业PMI指数中的出口新订单指数持续处于收缩区间,以及工业增加值并未随出口强势而改善的原因——出口新订单指数和工业增加值数据统计的均为出口数量指标。这同时也意味着尽管1-2月我国出口额大幅增长,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但其对国内工业生产的拉动力可能仍将较为有限,也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衡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以出口数量而非出口金额为统计对象。
从贸易结构上看,1-2月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增速达到20.1%,明显快于整体出口,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是真正体现一国外贸竞争力的贸易方式。一般贸易的比重在上升,说明我国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外贸竞争力在提升,意味着疫情加快了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转型。
展望未来,当前海外疫情高发将加大境外产业链修复难度,短期内我出口仍有支撑。不过,俄乌战争总体上将对全球经济带来“推高通胀、压低增长”效应,加之今年境外产业链会逐步恢复,二季度之后我国出口增速恐将较快下行。由此,着眼于稳定国内宏观经济大盘,上半年政策面会有较大发力空间,重点是提振基建投资,促进消费修复,遏制房地产下行势头。为此,我们判断财政政策将在年初发力,货币政策在突出针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定向扶持的同时,全面降准及政策性降息等“大招”都有望在年中前陆续推出。
三、进口方面,当月进口额增速达到19.5%,增速较上月下降4个百分点,部分源于上年同期基数抬高,整体增速水平继续处于高位。我们分析,年初进口高增有三个支撑因素:一是当前处于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发力期,铁矿石、铜矿砂及机电设备进口数量增速都比去年12月有不同程度改善。二是近期以原油价格为代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扬走势,也对年初进口金额起到明显推高作用。可以看到,1-2月我国原油进口量同比为-4.9%,但进口金额同比高在43.0%。三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仍然占在较大比例,出口高增必然带动进口“水涨船高”。
展望未来,在国内稳增长力度增加、基建投资提速背景下,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有望扩大,加之俄乌战争正在大幅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我国进口额同比将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