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现在是孟加拉国第二大出口行业。直到90年代初,皮革行业一直位居本国出口行业的第三,并主要局限于蓝湿皮的出口。为了鼓励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政府在1990年禁止出口蓝湿皮。政府这一大胆举措实际上开创了皮革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企业家们别无选择,只能对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开启了胚皮和成品革生产的时代。
在过去10-12年里,孟加拉国的皮革制品生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增长。在此期间,鞋类和其他皮革制品生产企业的数量超过3000家。成品革的生产能力逐年增加。近5年的数据显示,胚皮和成品革的出口量在下降,而皮革制品的出口收入不断增加。胚皮和成品革出口的减少并不一定表明其出口市场萎缩。
目前,孟加拉国皮革产品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以及最近扩大到非洲和南美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但挑战无处不在,孟加拉国皮革制品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激烈。
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的皮革产品,因其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受到高端市场的青睐。另一方面,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在皮革产品的生产上也非常先进,其凭借着巨大的生产规模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时尚界,皮革制品是地位和高品味的象征。时尚是瞬息万变的,为了适应购买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皮具制造业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设备现代化以及巨额投入。孟加拉国皮革行业缺少投入,目前在全球皮革和皮革制品市场所占的份额微不足道(不到0.01%)。企业投入很难跟上快速变化的时尚世界。
缺少国际品牌是孟加拉国皮革行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另外,国际环境组织对孟加拉国皮革行业提出指控,称其污染环境、使用童工、侵犯劳工权利,并阻止国际著名品牌商购买孟加拉国的皮革及皮革产品。一些外国买家不注明原产地,把我们的鞋面革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品牌商。
在过去的2-3年里,生皮的市场价格急剧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出口市场对皮革和成品皮革的需求减少,中央制革污水集中处理厂(CETP)经常发生故障。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加剧生皮走私活动,最终将导致制革企业的生皮短缺。
尽管面临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等诸多其他不利因素,但孟加拉国皮革行业前景依然光明。由于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制革业都已转移,但皮革制品生产和时尚产品的生产依然不断增长。他们使用的主要材料皮革依赖孟加拉国这样的国家提供。
国际知名品牌公司不愿从孟加拉国采购皮革制品的所谓原因是我们使用了不环保的皮革。近期,孟加拉国的制革企业已搬迁到萨瓦尔新的工业园区,并建立了现代化的中央污水处理厂。一旦项目达到标准,孟加拉国制革企业可摆脱长期污染的生产状况。
越南的牲畜养殖数量微不足道,但是,皮革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孟加拉国拥有世界2%畜牧养殖数量,而且,养殖气候和环境适宜,肉类消费量大,原料皮质量高等优势。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孟加拉国皮革行业将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而且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可观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