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24年第1期>

 第十四届全国皮革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二十五届中国皮革协会科技委员会学术报告精彩纷呈

第十四届全国皮革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二十五届中国皮革协会科技委员会学术报告精彩纷呈

2022-09-02

来源:《北京皮革》

作者:文/周富春 图/苏添财

2022年7月16日下午和7月17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皮革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二十五届中国皮革协会科技委员会年会举行现场学术报告,25位科技工作者发布了专题报告。专题学术报告共分四个主题:功能材料、化学品的研究及应用;皮革加工新技术研究;绿色制造技术与污染控制;皮革科技发展新趋势。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彭必雨、郑州大学教授汤克勇、齐鲁工业大学教授李彦春和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志文分段主持了学术报告。

主题一:功能材料、化学品的研究及应用

主持人: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彭必雨

陕西科技大学陈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报告认为,由金属中心与桥连配体配位自组装而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以其具有结构与功能多样、比表面积大、不饱和金属位点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考虑到MOFs材料结构可调和功能多样的特性,本研究首次将MOFs材料分别应用于皮革鞣制及涂饰工序。试验结果表明:将其应用于山羊酸皮鞣制中,所得坯革的收缩温度均有较大的提升(>25℃),表明MOFs材料对皮革的湿热稳定性有较好的提升作用,有望作为新一代纳米无铬鞣剂;将其与聚丙烯酸酯乳液复合应用于皮革涂饰,涂饰后的皮革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及阻燃性能。本研究将对推动MOFs在制革工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及借鉴性。

四川大学王亚楠报告的“无铬生态鞣剂的分子设计及应用”研究,从无铬鞣剂分子设计的思考——采用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无铬鞣剂,赋予皮革绿色低碳、易生物降解的特性;多尺度传质-交联策略有望发展制革新理论,指导无铬鞣剂研发;鞣剂与皮革的电荷性质及其调控,对构建无铬皮革制造技术体系至关重要。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刘晓臣的报告“皮革行业用磺化油的技术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介绍了SO3磺化技术在表面活性剂中的应用,对磺化油(硫酸化蓖麻油、磺化菜籽油)在发展过程中的磺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乙氧基化、磺化技术,讨论了磺化油发展趋势——“乙氧基化改性磺化油”。

郑州大学刘辉的“硫化碱溶液作用下的皮胶原构象的演变研究”报告认为,在同一阳离子条件下,随着OH-、HS-、S2-的依次引入,溶液的膨胀性及还原性协同作用逐渐增强,使胶原分子肽链内部及肽链间的氢键逐渐被延长(削弱),或被打开,使整个胶原分子结构松散。基于以上原因,胶原分子晶区被破坏,结合水含量降低、胶原分子初始及终止降解温度也被降低,且易被水解。该研究为理解硫化碱对胶原分子结构的作用机理、合理使用硫化碱、开发硫化碱替代品、高档次皮革研发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华龙的“氨基树脂鞣剂的合成与结构特点及鞣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认为,氨基树脂产品作为制革工业中体系已经成熟的树脂复鞣填充材料,因其具有与皮胶原纤维再鞣制作用而受到制革企业的广泛青睐。通过合成并分析脲醛树脂、双氰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的性能,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阐述了不同氨基树脂的合成要点。总的来说,三聚氰胺树脂的鞣质含量较双氰胺树脂、脲醛树脂更多,其鞣性也更强。引鉴栲胶检测方法再经完善,对鞣质/非鞣质含量的分析,做出了更为全面、严谨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量化和评价氨基树脂鞣剂的品质。实验结果表明,此评价方法具有更强的准确性、可行性。

江苏大毛牛新材料有限公司贾玉的“超临界物理发泡鞋材的创新与应用”报告认为,超临界物理发泡时代来临,它具有更环保、更高效、更好的物性。物理发泡是现有化学发泡的本质革新,其特点是生产全过程完全不使用交联剂、发泡剂,利用纯物理过程实现材料的发泡制备。物理发泡可以完全实现零排放、零残留、零沉淀、零污染、可降解。

四川大学张旭的报告“脱灰-软化-浸酸一体化清洁制革技术的构建”认为,要选择适合的蛋白酶替代动物胰酶,开发安全、高效的清洁制革技术,建立以酸性蛋白酶为基础的安全、高效的清洁制革技术。技术路线是:无氨脱灰,酸性蛋白酶软化,浸酸软化,无盐浸酸高吸收铬鞣。

主题二:皮革加工新技术研究

主持人:郑州大学教授汤克勇

四川大学林炜的报告“无铬鞣研究与实践”,从“无铬鞣”与我国产业背景、无铬鞣剂及鞣制机理、有机交联-纳米结合鞣、活性氯基有机鞣剂、无铬鞣的未解问题5方面进行了分析。林教授提出,数字化转型推动皮革制造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可以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化解综合成本上升、产业向外转移风险。

陕西科技大学暴欣的报告“胶原稳定无铅钙钛矿量子点的研究”认为,胶原可以钝化、包裹锡基钙钛矿量子点,提升其稳定性;废革屑、废骨头水解物稳定的锡基钙钛矿量子点,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与稳定性;离子液体为钙钛矿量子点提供了富卤环境,提升了其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胶原稳定的无铅钙钛矿量子点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及离子选择性,有望在荧光传感及防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郑州大学王宇飞所做的“基于热动力学的古代植鞣皮革研究”报告认为,鞣剂的类型影响活化能、反应因子和逸出气体,通过这些因素可以揭示植物鞣革的老化机理,并确定植鞣革中的特定单宁类型。本研究将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热解分析为胶原蛋基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齐鲁工业大学王玉路做了“加脂剂荧光示踪技术的构建及加脂剂革内传质过程研究”报告,其建立的加脂剂荧光示踪技术可有效分析加脂剂在革内的传质过程与分布状态,操作方便,分辨率高。该荧光示踪技术对阐明加脂剂的构-效关系、开发新型加脂剂等具有重要工程实际和理论指导意义。

嘉兴学院罗建勋在“对我国皮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报告中提出,我国皮革产业历史与人类文明同步,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皮革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智能化,皮革产品的功能化、时尚化、轻量化,皮革生产过程和皮革产品的标准化是破解皮革污染及合成革替代之问;制革产业园区的模块化与资源有效化利用是破解企业部分困境之问;校企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川大学张琦弦介绍了英文期刊Collagen and Leather为什么更名、发文范围、核心团队、期刊表现等情况。

主题三:绿色制造技术与污染控制

主持人:齐鲁工业大学教授李彦春

陕西科技大学郝东宇的“胶原多肽基两性有机无铬鞣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以含铬废皮屑为原料,成功合成CP-EGDE鞣剂,环氧值可达0.316 mol/100 g 。CP-EGDE可用于无酸洗、无盐鞣制体系。CP-EGDE鞣制的坯革理化性能优异,粒面较细腻,皮革呈白色,耐黄变性能突出。CP-EGDE鞣制的坯革对传统阴离子加脂剂和染料有较好的吸收效果,成革柔软,颜色均一。

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丁伟的报告“基于生物基醛的无铬鞣制与染整工艺体系研究”,基于生物基醛,通过传统工艺和材料的有机整合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可以开发出具有实用性的高性能皮革制造集成技术,能够为生态皮革及毛皮的制造提供技术支撑。未来将进一步研究开发与生物基醛鞣制革坯性质相匹配的生态型染整材料,构建相应的鞣制-染整技术体系,制造综合性能良好的生态皮革产品,大力推进生物质基无铬鞣剂的产业化应用;对典型的基于生物基醛的鞣制-染整工艺体系进行LCA分析,探明其生态友好性。

四川轻化工大学申佳露所做的“结构调控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表征及去除制革废水中总氮的作用方式研究”报告,以生物絮凝剂与两性淀粉为主要原料,利用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了sm-A3型改性生物絮凝剂。由SEM分析可知,sm-A3型改性生物絮凝剂表面镶嵌大量细小颗粒,比生物絮凝剂更有絮凝优势。通过对sm-A3型改性生物絮凝剂处理制革废水中总氮的作用机理判定,证明制革废水总氮清除过程存在吸附架桥、化学反应、电中和和网捕卷扫四种作用机理。

陕西科技大学李闻欣的“皮革化学品的工艺应用对废水处理影响的研究方法”认为,粉状和液体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相比,粉状的复鞣填充性较好,但所得革坯粒面较粗。液体的填充性较差,但所得革坯粒面平细。大生产中先用液体的复鞣剂进行预填充,再用粉状复鞣剂进行主填充,应用效果理想。

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李靖所做的“无铬鞣制技术工作进展”报告,从建立无铬鞣制关键材料体系、确定无铬鞣制体系特性及适应范围、考察无铬鞣制技术的环保性、无铬鞣制技术面临的技术难题四方面进行了无铬鞣工作进展分析。提出了无铬鞣制技术面临的技术难题和突破:无铬鞣革依赖合成鞣剂,未来如何填充,耐黄变怎样解决?如何实现无金属制革,是否需要新的配套材料?

主题四:皮革科技发展新趋势

主持人: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志文

齐鲁工业大学陈楠的“静电纺丝法制备明胶-水性聚氨酯基仿真皮粒面层纳米纤维膜”研究,合成了具有良好可纺性的水性聚氨酯,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牛皮二层坯革上制备了水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得到具有良好透气透水汽性的牛皮二层革。该研究利用胶原蛋白的替代物明胶和绿色环保的WPU作为原材料,借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为制革固体废弃物中胶原蛋白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实现了循环利用。

陕西科技大学郑驰的“纤维蛋白基多功能柔性传感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利用废革屑等材料获得了不同形貌结构的纤维蛋白基多功能柔性传感材料,实现了柔性传感材料的多功能集成,扩展了柔性传感材料的应用场景,为废弃纤维蛋白资源化高值利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四川大学李昊的“碘化铯/天然皮革复合X射线屏蔽材料的制备及其防护性能研究”认为,天然皮革本身具有一定的耐射线辐照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皮革基防护材料的耐用性。利用天然皮革开发出一种 “吸收型”可穿戴X射线防护材料,皮革基辐射防护材料能够较好地保持天然皮革的力学性能和卫生性能。

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姚乃群做了“生物质基EVA复合发泡鞋材的研究及应用”报告,其开发出了淀粉基EVA鞋材、软木基EVA鞋材、汉麻基EVA鞋材、艾草基EVA鞋材等生物质产品组合。与传统鞋用塑料制品相比,生物质基材料及制品具有环保、抗菌、吸湿等多种优势。

斯塔尔中国皮革技术应用中心蔡淳煜在报告“可再生原料在皮化产品中的应用”中提出,化工行业对减缓气候变化所能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取代化石燃料作为其产品的原材料,向可再生原料过渡意味着淘汰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碳资源作为有机化学原料。该公司的Ympact®产品解决方案中25%至100%的成分是可再生的,Stahl Ympact®可减少皮革制品的环境碳足迹,同时保证皮革的质量和性能。

浙江鞋业产业集群首席专家李运河在“鞋业原创设计的思维逻辑与技术基础”研究中指出,多年来我国鞋业等传统时尚产业一直是模仿者角色,也是创世界品牌的最大痛点。“鞋业设计”概念需重塑,鞋业设计包括鞋样设计、鞋类设计、鞋靴/鞋履设计等,设计要立足全产业链的设计,包括:鞋面/底跟形体、产品企划、功能/舒适性、楦型设计,面料再造、工艺设计等。原创设计不仅要有艺术和文化内涵也要有技术创新的支持,即:原创设计=艺术+技术+文化。模式要创新,结合行业设计及技术现状,可采取“品牌方、院校方、产业方”协作配合,融合创新的模式。

山东师范大学贾伟宽在“一种蓝湿皮表面缺陷的鲁棒检测算法”研究中,针对纹理特征复杂多样、缺陷形态表征多样、缺陷形成方式多样、检测环境复杂等现实情况,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皮革缺陷检测算法,构造了一个蓝湿皮表面缺陷数据集,设计了一个轻量级的RBD-Net模型用于自动化检测蓝湿皮表面缺陷。(完)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