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闻>

 故宫里的“绣娘”:千针万线延续文物生命

故宫里的“绣娘”:千针万线延续文物生命

2021-0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解说】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织绣文物修复室里,几位织绣文物修复师正在工作。除了机器运行的声音外,整个屋子很少发出响动。由于织绣品脆弱、不易保存的特性,文物修复过程中的每一次触摸都要无比小心。

【同期】故宫文保科技部织绣文物修复师 曲婷婷

从我们修复角度来说,织绣文物比较难修复,也比较脆弱。你看着很完整很好,但是其实可能已经脆了,轻轻一触碰可能就裂掉了,所以你要特别小心。每次拿刷子一点一点地去扫(文物)。

【解说】织绣文物品类繁多,除成衣、冠帽外,还包括靴鞋袜、陈设类纺织品文物和织绣书画等等,在故宫院藏文物数量中占有一定比例。目前,故宫织绣文物修复团队共有5名成员,全是女性。她们不仅掌握文物修复知识,还熟悉各类织绣工艺技法。

【同期】故宫文保科技部织绣文物修复组组长 陈杨

我们在修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种工艺,比如说刺绣的、织锦的、缂丝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工艺,你肯定就不知道为什么会破损。你还要想我怎么能用我现在学到的一些技法,再跟文物的保护修复相结合。

【解说】每一件织绣文物的修复,都可能会经历瓶颈,她们常常需要开会为文物“会诊”,确定修复计划。

【同期】故宫文保科技部织绣文物修复师 崔筝

因为织绣文物的修复相对于其他门类的修复起步较晚,所以说如何判定一件文物如何去修复,修到哪种程度是最完美的。我们前期要做科学检测,还有工艺研究。有专家评审会,有多方面的专家来共同来去评审你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现场声】故宫文保科技部织绣文物修复组组长 陈杨

陈年积攒的老土,如果要用普通的吸尘器就已经没有办法祛除了,所以就要用这种小口径的这种吸尘器,才能把它一点点地清理出来。

(之前)我们修复的有一件缂丝的红色蟒袍,在胸前的地方,其中有一块它有一大部分缺失,当时我们还认为它仅仅是缺失,但是到修复的环节过程中才发现,实际上它所有的缺失的线都堆在藏在衣服的里面。发现它有这么一大团的乱线,这些乱线还都在衣服上,没有断裂。我是拿一个特别细的镊子,把一根一根线从乱乱糟糟的线里先给它捋出来,然后一根一根给它排好位,再用针线的钉线绣法给它固定,就是在修复这么一小块面积,就用了将近有两个月的时间。

【解说】织绣文物的修复过程漫长,大部分不仅需要精心修补,还要经历重复且繁琐的保养、整形等工作。一点一点清理灰尘、一块一块抚平褶皱。

【同期】故宫文保科技部织绣文物修复师 崔筝

可能短的有几周,长的也有可能是几年。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件文物是一件湖蓝色绣凤纹的大卧单。这件文物我当时修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因为纤维已经糟朽、脆弱了,我需要用直径只有两毫米左右的吸头一点一点地去除尘。它的精美的刺绣,显露出来的时候,就感觉一切的工作都值得了。

【解说】从2005年至今,故宫织绣文物修复团队已修复文物百余件,但有大量文物仍在“排队”等待修复。这个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却都已决定要“择一事、终一生”。

【同期】故宫文保科技部织绣文物修复师 曲婷婷

当它修好那一刻挂在展厅里那一刻,当有很多人看或者是在前面有议论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同期】故宫文保科技部织绣文物修复组组长 陈杨

我觉得很多年轻人包括90后,包括00后,他们都对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的兴趣。文物修复最大的意义就是延续性,因为我们在修复好每一件文物之后,使文物延缓它的生命,后代人也许有机会再去对这件文物进行研究。我觉得可能是我们每一个文物修复者最大的心愿。

记者 王世博 北京报道

部分视频由故宫文保科技部 蔡雨龙 葛聪 提供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